看《香水》電影,到底該不該先看過小說?

每每有著名小說要改編成電影,總不了要就「該先看過原著再看電影」或「不須管原著,就看電影拍得好不好」這兩種抉擇思考半天。不知該說是幸或不幸,面對《香水》,卻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,因為早在15年前我就已是《香水》的忠實讀者。

當我屏氣凝神的在戲院座位上度過二個多小時後,我很慶幸,讀過《香水》。

純以電影角度來看,《香水》有幾個難度,原作以生動的"氣味"描繪及主角驚世駭俗的行為而震驚文壇,如果徐泗金是利用文字說服讀者去想像的確有這樣的氣味瀰漫,那導演該做的就是利用影像催眠觀眾,唔~就像是葛奴乙(Jean-Baptiste Grenouille)出生的那個場景,畫面快速切換,利用魚市場裡的各式景象,諸如潮濕的地面、蒼蠅、魚內臟、還有葛奴乙母親滿身油膩、汗水的模樣,讓觀眾都有點覺得彷彿聞得到那種五味雜陳的腥臭,最後在葛奴乙喊出生命中的第一道哭聲中,抓住觀眾的目光集中在他那不斷起伏沾有血跡的胸膛,伴著底下是潮濕骯髒的魚市場淌泥土地,這種藉由視覺導向嗅覺的影像運用,我覺得相當成功。另一個影像嗅覺的高潮是第一個被葛奴乙殺死的賣水果少女出場時,透過畫面觀眾可以清楚的看見少女擁有的不是驚為天人的美貌,也不是洋溢青春的活力,而是因為勞動而滋生的汗水,濕潤了火紅的髮際,浸漬了粗製的衣衫,在少女泛著些微潮紅與光澤的皮膚下,似乎真有那一股所謂"處女香氣"溢散開來,引領葛奴乙的鼻子,也引領觀眾的目光。


這是葛奴乙殺害賣水果少女前,努力嗅聞的情景。 


這是葛奴乙在日後回想當日殺害賣水果少女的情節,因為是靠「想像」出來的,所以皮膚及頭髮的光澤都非常棒,似乎也融入了貴族少女的特點而有過度美化的效果,形成一種接近所謂「初戀」的存在。這也和主要課題──愛人與被愛的能力相呼應。原來葛奴乙並非不能愛人,只是他愛的方式過於極端,相對的,他尋求的被愛也同樣駭人──被分食。

不過影像嗅覺的運用就在片中由達斯汀.霍夫曼飾演的香水店老闆巴迪尼(Giuseppe Baldini)在嗅聞了葛奴乙製作的改良版「性與靈」那一幕裡消失殆盡,因為就在我身後,有觀眾笑出聲來......

我知道......這位觀眾定是聯想到《食神》裡薛家燕吃了「黯然消魂飯」的經典畫面,這我又何嘗不知,但是,人家是達斯汀霍夫曼耶,是徐泗金的《香水》耶,真的很無言,當然我也覺得這場景處理的並不好。

或許有人覺得葛奴乙在巴迪尼的實驗室裡憑藉著天賦異稟就將『性與靈』的配方給分析出來,並且倚靠過人嗅覺找出各種精油的那一幕是謂經典,但在我看來,那就像葛奴乙利用嗅覺閃避蘋果、探知他人動向、尋找特定人物一樣,只是在說明「他的嗅覺有多厲害」,並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。別忘了,全片一開始最先出現的,不是別的,就是葛奴乙的鼻子,這說明了葛奴乙的確是嗅覺超乎常人,但更重要的是要讓觀者也能有類似的體驗,否則就只是普通的罪犯電影。

說白一點,本片還算是不錯的驚悚片,就像電影在片名《香水》(PERFUME)之下,另外下的一個副標「THE STORY OF A MURDERER」,就是一個連續殺人狂的故事。

如果觀眾沒有小說版的事前功課,光是原作最大的一個課題──葛奴乙沒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,就搞不太清楚了,因為電影裡頭只是由旁白說明,觀眾幾乎無法從影片中獲得這項資訊,事實上,很多人在看過電影版之後,好一點的是覺的不好看、劇情誇張、不合理,激烈一點的就覺得是個大爛片,結局爛。君不知,電影真的是完全照小說翻拍,就連片尾的兩個重要場面,動用750個專業演員全裸擁吻演出的集體群交情節、還有葛努乙在菜市場遭人分食,這些都是原著的忠實呈現,會覺得誇張,是因為沒讀過原著。電影一點都不誇張,甚至,我還覺得不夠誇張。

如果我沒記錯,小說裡的貴族父親對於自己的女兒,似乎還帶有著一種超乎異常的愛戀,當然在電影中也可略窺一二,但就是有點搔不到癢處的輕輕帶過而已。另外在廣場的集體群交,電影採用深富藝術的手法,給予這場極度挑戰道德底線的場景一種另類的美感。但是,我就是要看原著中那種接近索多瑪式的變態性交場面,當然這一幕絕對是個大難題,整部片的成敗就都在如何處理這駭人聽聞的情節與畫面,我只能說導演採用了最安全的方法,得以讓本片順利上映。

我其實是無法想像,在沒有讀過原著的情況下觀看本片,會有怎樣的一個感想,所以我只能就早已讀過原著的讀者身分為前提,說說對於本片的簡單觀感,至少,在小說的導引之下,讓讀著得以一窺十三世紀的巴黎風貌,這也是不錯的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th29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